会展之家-会议 展览 论坛 都回会展之家

微信
会展之家
手机版
黑色皮肤 蓝色皮肤

2022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召开

时间:2022-06-23 作者:小会 来源:会展之家 点击: 评论:

会展之家】6月22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围绕“以‘大食物观’把握食品安全与健康新机遇”的主题,在线召开2022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大会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相关部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AOAC INTERNATIONAL、欧洲卫生工程与设计组织(EHEDG)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

顺应三大变化

共同破解“变中求稳、向好”新课题

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食品安全历经14年的打磨及疫情的考验,整体趋势稳中向好。2021-2022年中国食品工业的深刻变化,以“大食物观”目标的确立,全新行业的迅速生长,市场向价值型回归三个主要变化为特征。随着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实践,使我们愈加清晰地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科学定义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内涵,坚定地走“三减”与功能食品相加的“双轮驱动”之路。推动食品工业健康转型,不能仅靠一个“三减”的“独轮”,而是要在大食物观目标的指引下,深挖本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依托先进技术研发具有明确健康功能的食品,是推动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轮子”。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在致辞中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始终坚持以食品安全为先,把保障质量安全作为促发展、惠民生工作的重点。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政策及标准,引导和支持食品生产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力度;通过不断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和大力建设追溯体系,加快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在致辞中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严的主基调,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全面深入排查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风险,守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三是坚持系统观念,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卫健委始终以“四个最严”为基本遵循,积极落实“最严谨的标准”要求,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安全底线,有效维护了公众健康。一是致力于深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二是致力于构建精准高效、科学权威的监测评估体系。三是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吃得营养健康,促进营养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李建伟在致辞中表示,进入新阶段,中国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产品需求正由过去吃得饱向吃得安全营养健康转变,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不断强化全程监管,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做好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制度机制、推进社会共治四个方面的工作。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席Vish Prakash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与健康两大议题的结合,在当前新冠疫情依旧在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从全球范围来看,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科学选择和摄入食物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为全球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中国智慧。

把握世界科技前沿

让中国食品安全更上层楼

大会报告环节,多位院士、专家在大会报告中分享了国际食品安全的前沿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指出,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要更上一层楼,必须按照“四个最严”的方针,实施社会共治。在这一过程中,要运用前沿理念,找出前沿问题,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制定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管理措施。在他看来,前沿理念即以风险为基础,以此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前沿问题,同时参考国外经验,提出适合国情的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副理事长陈坚教授认为,在资源超载、环境污染、疫病多发、投入产出比低等诸多压力下,树立“大食物观”具有重要、长远的现实意义。建立基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胞工厂的高品质蛋白生产体系,对于保障国家食品供给安全、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教授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国家设立新污染物研究专项;建立完善分析方法体系、仪器、标准及法规;制定符合我国化学品生产和行业特点的化学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强化批准机构及生产企业主体追溯的全链条责任;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学术界及公众对新污染物的认知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WHO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中国)主任吴永宁研究员,就全球食品安全战略与中国实施路线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分享。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AOAC INTERNATIONAL、日本大阪市立大学、荷兰瓦赫宁根食品安全研究院等多个国际组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型食品资源和生产系统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分享。

从“科学三减”到“科学加减”

“双轮驱动”践行“健康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理事长孙宝国教授认为,“大食物观”的提出,既是对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的准确判定,也为未来全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我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含义绝不仅仅是“三减”,而是需要发展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为根基,应用具天然、健康特征的功能物质和原料,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的食品。食品安全是健康的基本保障,而“风味、健康双导向”是食品的发展趋势。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食品的科学内涵。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副理事长谢明勇教授谈到,随着“食药同源”文化逐渐被人认同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食药两用”正成为国际营养健康食品发展的大趋向。同时,产业也面临加工方式、组分互作、配方设计、营养健康效应、制造技术、功能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挑战。产业应朝着全面解析“食药同源食品加工方式-组分变化”的关联性、系统阐明“食药同源”食品的健康效应机理等方向发力。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西城胜好教授围绕“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日本老年食品研发的启示”,分享了日本老年食品的成功研发经验。AOAC INTERNATIONAL主席Tony Lupo以“快检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为题,分享了行业关注的补充检验方法等快检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大会期间,由学会理事长孙宝国院士和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潘迎捷教授共同主持的企业家高峰对话受到与会者的关注。来自伊利、IFF、菲仕兰、百事、江中食疗、飞鹤、雀巢、艺康、安琪、良品铺子等企业的代表,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与谈。

大会期间,学会三支决策咨询专家团队正式成立,分别由理事长孙宝国院士,副理事长陈坚、谢明勇院士担任团队首席专家,将围绕食品保障战略、食品科技创新、食品营养与安全三个重要方向开展系统研究和决策咨询。此外,《食品安全最佳实践白皮书(2021-2022年)》也在会上发布。

相关文章